
经验案例
喷墨打印OLED各个环节的难点(三)
发表日期:2022-02-21阅读量:1239
上一期文章《喷墨打印OLED各个环节的难点( 二)》中,介绍了喷墨打印OLED过程时对墨滴体积和薄膜厚度以及成膜控制的高要求。本次我们进一步介绍一下墨水的调整方案等关键因素。
墨水的可打印性主要是由粘度、表面张力和剪切速率变化量决定的,而分子结构和分子量、固体含量以及选择的溶剂是影响这些物理参数的主要因素。喷墨打印设备对墨水粘度的要求一般在1~20cP 之间。对于聚合物墨水来说,溶质含量越高墨水粘度越大,固体含量一般在0.2%~2.5%(质量分数)之间;对于小分子来说,溶质含量对溶液粘度的影响很小,一般通过选择高粘度溶剂和加入添加剂等方式提高溶液的粘度;溶剂的沸点和表面张力决定墨水的干燥速率及其对基板的润湿性,所以需要选择物理性质适当的溶剂,达到控制溶质在像素坑中的成膜形貌的目的。
通过加入高沸点溶剂的方法,可降低接触线处溶剂的蒸发速率,还可以形成向内的Marangoni流,使得溶质均匀沉积。上面两张图是PEDOT:PSS墨水在像素坑中干燥的薄膜沿某一方向的厚度分布图,图a是喷墨打印单一溶剂墨水的结果,薄膜中间均匀、边沿突起,形成了咖啡环结构。为了抑制这种溶质的不均匀沉积,喷墨打印了重新配制的PEDOT∶PSS墨水(加入高沸点溶剂),边沿墨水干燥时间变长,最终形成了下图b所示的膜厚均匀的分布曲线。或者控制墨滴在基材表面的铺展润湿行为,也可以有效提高喷墨打印的分辨率。在制作OLED显示屏中,这些提高印刷分辨率的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。
参考资料:期刊《网印工业》2019年1月发表的《OLED喷墨打印工艺介绍》
- 上一篇:喷墨打印OLED各个环节的难点(四)
- 下一篇:喷墨打印OLED各个环节的难点(二)